主題活動更多>>
領導活動更多>>
- 方宗澤率隊調研雨汙分流工程實施情況
- 顧文調研市級媒體融合建設情況
- 全市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推進調度會召開
- 戴啓遠調研“三夏”和稭稈禁燒工作
- 李明調研督導淮北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創建工作
- 李明一行開展“六一”慰問少年兒童活動
- 戴啓遠一行開展“六一”慰問少年兒童活動
- 顧文看望濉溪縣育蕾學堂留守兒童
將本文分享到微博: |
![]() |
“留守兒童真淒涼,平日難見爹和娘,放學回家忙家務,夜裏夢中喚爹娘。”這是不少人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印象。尤其是春節、元宵節等假期過後,廣大農村總會頻頻上演一幕幕難阻遠行父母,離別淚濕衣巾的感人畫面……這何嘗不是中國廣大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共同的現實處境。據統計,目前我國有700多萬留守兒童、5000多萬留守老人,平日裏因父母或子女長期在外工作見面次數極少。短暫的春節團聚過後,大批農民工再一次踏上返城務工之路,骨肉離別再次成爲不可回避的現象。然而爲了追求更好的“錢程”,即便是兒女的錐心哭喊也沒能挽留住父母遠走他鄉的腳步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關心留守兒童,“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”。關愛留守兒童,體現著一種有溫度的人文關懷,是一項良心工程、社會工程。對于留守兒童,首先要進行心理引導,理解父母外出工作的初衷,培養自己與人交流的能力,父母也應通過電話、微信等方式,與孩子保持聯系,多交流,彌補家庭教育的空缺。其次,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要積極發力,加大教育資源向基層傾斜的力度,借助互聯網授課等手段,積極設置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教育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課程,擴大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和美好事物的感受,促進心理的健康成長。最後,村居、社區也要鼓勵並爲留守兒童參與文化藝術活動提供機會,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,建立暢通完善的定期聯系留守兒童機制,擺脫對網絡、手機和遊戲等的依賴,讓留守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起來,
不論是爲人父母還是爲人子女,在追逐夢想、拼搏闖蕩時請不要丟失愛的堅守、情的初心、家的依戀,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爲“寂寞的山谷角落裏的野百合”,请适时停下脚步,回顾自己的过往,驻足倾听老人與孩子的心声,珍惜我们所担负和收获的绵绵亲情,讓孩子們在充沛的文明溫情滋養中茁壯成長。(文清)